在環境試驗(尤其是高低溫濕熱試驗)中至關重要的問題。在試驗箱中測量濕度時避免冷凝是保證測量準確性和保護傳感器的關鍵。避免冷凝的核心原理是:確保羅卓尼克傳感器探頭本身的溫度始終不低于箱內氣體的露點溫度。
一旦探頭溫度低于露點,水分就會在其表面凝結,導致讀數錯誤(顯示接近100%RH)并可能損壞傳感器。以下是綜合性的解決方案和最佳實踐:
一:技術解決方案(從根本上一勞永逸):
1.使用帶自動加熱功能的濕度探頭(這是最重要且有效笑的解決方案):
工作原理:探頭內部集成一個加熱器,將傳感器本身的溫度持續加熱到略高于箱內環境溫度(通常高5°C至20°C)。這樣,即使環境溫度變化,探頭溫度也始終高于氣體露點溫度,從而從根本上杜絕了冷凝的發生。
優點:
徹地避免冷凝:一勞永逸地解決問題。
測量更準確:在低溫低濕環境下,加熱能防止傳感器吸收水分,響應速度更快。
保護傳感器:極大延長傳感器壽命,避免液態水和污染物的損害。
常見型號:
羅卓尼克Rotronic:HC2-IM180HE(HE代表Heated Element,加熱元件)
維薩拉Vaisala:HMP155可選配加熱功能或HMP7系列
2.優化安裝方式(如果無法使用加熱探頭,安裝方式至關重要):
1)安裝在風道中:將傳感器安裝在試驗箱循環氣流的風道內部,而不是箱內角落或死角。這里氣流速度快、溫度均勻,不易形成局部低溫點。
2)絕熱隔離:使用高質量的絕熱材料(如聚乙烯、聚氨酯泡沫管)緊密包裹傳感器的安裝底座和連接線。目的是切斷從箱壁到探頭的“冷橋"。
原因:試驗箱壁由于制冷/heater工作,溫度變化劇烈。金屬安裝法蘭和線纜會像“散熱片"一樣將冷量傳導至探頭,使其溫度低于環境氣溫,從而導致冷凝。
3)延長安裝管:對于壁掛安裝,使用一個足夠長的(例如10-20cm)不銹鋼安裝管,并在管外做好保溫,讓探頭的敏感部位遠離低溫的箱壁。
二:操作與流程策略:
1.規范的升降溫程序
絕對禁止:在探頭處于低溫狀態下,突然向試驗箱內通入高溫高濕的空氣。
正確操作:
1)先預熱:在開始加濕程序前,先將試驗箱和探頭加熱到目標溫度(或略高于目標溫度)。
2)后加濕:待溫度(包括探頭溫度)完權穩定后,再開始加濕。
3)先停濕,再降溫:在降溫程序開始前,先關閉加濕(甚至可以先開啟除濕),讓濕度降下來,然后再開始降溫。
2.定期維護與檢查
檢查密封:確保傳感器的保護帽(Filter Cap)安裝正確且密封良好,但沒有被堵塞。
清潔探頭:按照制造商建議,定期用清水和軟毛刷輕輕清潔探頭保護帽,防止鹽分、灰塵等污染物堵塞微孔,這些污染物會吸附水分促進冷凝。